教师通过撰写教案可以有效利用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把教案当成是教师实施课程目标的关键,以下是一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抢位置教案参考5篇,供大家参考。
抢位置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导入
1、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
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练习
1、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作业
练习一第1、2、5、7、8题。
教学追记:
本堂课,我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座位顺序出发,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几个的练习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让学生从习惯上培养起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然后再过度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
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抢位置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了解圆与圆之间的几种位置关系.
2.了解两圆外切、内切与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的联系.
(二) 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两个圆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训练学生的探索能力.
2.通过平移实验直观地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发展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经历探究图形的位置关系,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重点
探索圆与圆之间的几种位置关系,了解两圆外切、内切与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的联系.
教学难点
探索两个圆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外切、内切时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的过程.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与学生合作交流探索法
教具准备
投 影片三张
第一张:(记作3. 6a)
第二张:(记作3.6b)
第三张:(记作3.6c)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研究过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分别为点在圆内、点在圆上、点在圆外三种;还探究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分别为相离、相切、相交.它们的位置关系都有三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圆和圆的位置关系,那么结果是不是也是三种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下面我们就来进行有关探讨.
Ⅱ.新课讲解
一、想一想
[师]大家思考一下,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两个圆的哪些位置关系呢?
[生]如自行车的两个车轮间的位置关 系;车轮轮胎的两个边界圆间的位置关系;用一只手拿住大小两个圆环时两个圆环间的位置关系等.
[师]很好,现实生活中我们见过的有关两个圆的位置很多.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些位置关系分别是什么.
二、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在一张透明纸上作一个⊙o.再在另一张透明纸上作一个与⊙o1半径不等的⊙o2.把两张透明纸叠在一起,固定⊙o1,平移⊙o2,⊙o1与⊙o2有几种位置关系?
[师]请大家先自己动手操作,总结出不同的位置关系,然后互相交流.
[生]我总结出共有五种位置关系,如下图:
[师]大家的归纳、总结能力很强,能说出五种位置关系中各自有什么特点吗?从公共点的个数和一个圆上的点在另一个圆的内部还是外 部来考虑.
[生]如图:(1)外离:两个圆没有公共点,并且每一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外部;
(2)外切:两个圆有唯一公共点,除公共点外一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外部;
(3)相交: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一 个圆上的点有的在另一个圆的外部,有的在另一个圆的内部;
(4)内切:两个圆有一个公共点,除公共点外,⊙o2上的点在⊙o1的内部;
(5)内含:两个圆没有公共点,⊙o2上的点都在⊙o1的内部.
[师]总结得很出色,如果只从公共点的个数来考虑,上面的五种位置关系中有相同类型吗?
[生]外离和内含都没有公共点;外切和内切都有一个公共点;相交有两个公共点.
[师]因此只从公共点的个数来考虑,可分为相离、相切、相交三种.
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可知:
投影片(24.3a)
(1)如果从公共点的个数,和一个圆上的点在另一个圆的外部还是内部来考虑,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有五种: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
(2)如果只从公共点的个数来考虑分三种:相离、相切、相交,并且相离 ,相切
三、例题讲解
投影片(24.3b)
两个同样大小的肥皂 泡黏在一起,其剖面如图所示(点o,o'是圆心),分隔两个肥皂泡的肥皂膜pq成一条直 线,tp、np分别为两圆的切线,求tpn的大小.
分析:因为两个圆大小相同,所以 半径op=o'p=oo',又tp、np分别为两圆的切 线,所以ptop,pno'p,即opt=o'pn=90,所以tpn等于36 0减去opt+o'pn+opo'即可.
解 :∵op=oo'=po',
△po'o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opo'=60.
又∵tp与np分别为两圆的切线,
tpo =npo'=90.
tpn=360-290-60=120.
四、想一想
如图(1),⊙o1与⊙o2外切,这个图是 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切点与对称轴有什么位置关系?如果⊙o1与⊙o2内切呢?〔如图(2 )〕
[师]我们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任一直径所在的直线,两个圆是否也组成一 个轴对称图形呢?这就要看切点t是否在连接两个圆心的直线上,下面我们用反证法来证明.反证法的.步骤有三 步:第一步是假设结论不成立;第二步是根据假设推出和已知条件或定理相矛盾的结论;第三步是证明假设错误,则原来的结论成立.
证明:假设切点t不在o1o2上.
因为圆是轴对称图形,所以t关于o1o2的对称点t'也是两圆的公共点,这与已知条件⊙o1和⊙o2相切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
则t在o1o2上.
由此可知图(1)是轴对称图形,对 称轴是两圆的连心线,切点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切点在对称轴上.
在图(2)中应有同样的结论.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两圆相内切或外切时,两圆的连心线一定经过切点,图(1)和图(2)都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它们的连心 线.
五、议一议
投影片(24.3c)
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
(1)当两圆外切时,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简称圆心距)d与r和r具有怎样的关系?反之当d与r和r满足这一关系时,这两个圆一定外切吗?
(2)当两圆内切时(r>r),圆心距d与r和r具有怎样的关系?反之,当d与r和r满足这一关系时,这两个圆一定内切吗?
[师]如图,请大家互相交流.
[生]在图(1)中,两圆相外切,切点是a.因为切点a在连心线 o1o2上,所以o1o2=o1a+o2a=r+r,即d=r+r;反之,当d=r+r时,说明圆心距等于两圆半径之和,o1、a、o2在一条直线上,所以⊙o1与⊙o2只有一个交点a,即⊙o1与⊙o2外切.
在图(2)中,⊙o1与⊙o2相内切,切点是 b.因为切点b在连心线o1o2上,所以 o1o2=o1b-o2b,即d=r-r;反之,当d=r-r时,圆心距等于两半径之差,即o1o2=o1b-o2b,说明o1、o2、b在一条直线上,b既在⊙o1上,又在⊙o2上,所以⊙o1与⊙o2内切.
[师]由此可知,当两圆相外切时,有d=r+r,反过来,当d=r+r时,两圆相外切,即两圆相外切 d=r+r.
当两圆相内切时,有d=r-r,反过来,当d=r-r时,两圆相内 切,即两圆相内切 d=r-r.
Ⅲ.课堂练习
随堂练习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如下内容:
1.探索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
2.讨论在两圆外切或内切情况下,图形的轴对称性及对称轴,以及切点和对称轴的位置关系;
3. 探讨在两圆外切或内切时,圆心距d与r和r之间的关系.
Ⅴ.课后作业 习题24.3
Ⅵ.活动与探究
已知图中各圆两两相切,⊙o的半径为2r,⊙o1、⊙o2的半径为r,求⊙o3的半径.
分析:根据两圆相外切连心线的长为两半径之和,如果设⊙o 3的半径为r,则o1o3=o2o3=r+r,连接oo3就有oo3o1o2,所以oo2o3构成了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o3的半径r.
解:连接o2o3、oo3,
o2oo3=90,oo3=2r-r,
o2o3=r+r,oo2=r.
(r+r)2=(2r-r)2+r2.
r= r.
板书设计
24.3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一、1.想一想
2.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3.例题讲解
4.想一想
5.议一议
二、课堂练习
三、课时小结
四、课后作业
抢位置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2、揭示课题。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小明前面是谁后面呢”
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前、后。(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前、后的例子吗
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前、后的含义。
(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题图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
(3)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
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轮船上面有什么大货车前面是什么小汽车后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3、看书第9页,完成书上填空并完成做一做。
指名口答并订正。
三、活动
1、拍手游戏。
(1)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
(2)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
2、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
3、做个老鹰抓小鸡的小游戏。
小华做老鹰,小林、小东、小平、小云、小玉5人依次抓着前面一个人的后衣角,开始游戏,老师提问,小东前面是小云住小玉的哪个面看图再说一说,老师找学生起来,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布置
完成书本第11页的练习二的第1、2、3题。
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抢位置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的相交、相切、相离的概念。
2.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并能够灵活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及分类和化归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概念。
2.难点: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及判定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复习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目的:让学生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进行类比,以便更好的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由日出升起过程当中的三个特殊位置引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
(目的:让学生感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并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能力)
二.定义、性质和判定
1.结合关于日出的三幅图形,通过学生讨论,给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定义。
(1)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交。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割线。
(2)直线和圆有唯一的公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切线。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
(3)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
2.直线和圆三种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
如果⊙o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那么:
(1)线l与⊙o相交 d<r
(2)直线l与⊙o相切d=r
(3)直线l与⊙o相离d>r
三.例题分析:
例(1)在rt△abc中,ac=3cm,bc=4cm,以c为圆心,r为半径。
①当r= 时,圆与ab相切。
②当r=2cm时,圆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③当r=3cm时,圆与ab又是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④思考:当r满足什么条件时圆与斜边ab有一个交点?
四.小结(学生完成)
五、随堂练习:
(1)直线和圆有种位置关系,是用直线和圆的个数来定义的;这也是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重要方法。
(2)已知⊙o的直径为13cm,直线l与圆心o的距离为d。
①当d=5cm时,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②当d=13cm时,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③当d=6。5cm时,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目的: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的应用)
(3)⊙o的半径r=3cm,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d,若直线l 与⊙o至少有一个公共点,则d应满足的条件是()
(a)d=3 (b)d≤3 (c)d3(目的: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的应用)
(4)⊙o半径=3cm。点p在直线l上,若op=5 cm,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
(a)相离(b)相切(c)相交(d)相切或相交
(目的: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开放性思维)
想一想: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a(-3,-4),以点a为圆心,r长为半径时,
思考:随着r的变化,⊙a与坐标轴交点的变化情况。(有五种情况)
六、作业:p100—2、3
抢位置教案篇5
教学内容:认识位置
教学要求:
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学难点: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计算机课件 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
教学过程: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师: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
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
(学生自由发言)
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回答)
3、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4、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 右)
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
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师:同桌合作,像电脑上一样的顺序摆放好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
(计算机演示:按顺序摆好:铅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五样学具)
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从而完成电脑中的填空题)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3、说一说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
(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
(计算机演示印证)
5、相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
三、体验相对,加强理解
1、找一找 (计算机演示图意)
2、师:星期天,小江想到小明家去玩,可他只记得小明家住在三楼的左边,你们能告诉他小明家住几号房吗?(展开讨论,计算机学示结果)
2、想一想
师: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老师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师:(老师把右手放下)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老师又举起右手)学生讨论
老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练习:老师和学生一同举左手体验。
四、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
问:相邻是什么意思?
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
2、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3、摆一摆
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
4、出示北师大教材的第61页的第5题
师:停车场上的汽车们跟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计算机出示图)汽车们告诉大家:从右数大客车是第5辆,猜一猜一共有几辆车?
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不同的相法吗?
点击电脑:出现7辆车
五、总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左右)对!是表示方向的左和右。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分清左和右,特别是行走时,人注意靠右走。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