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课堂的互动和合作,增加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通过书写教案,教师可以提前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解决方案,下面是一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科技室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科技室教案篇1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京人的发现
教学难点:北京人的特征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有关人类起源,无论是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谁是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呢?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图片展示:分别展示《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使用石器图》《元谋人劳动复原想象图》
2.教师提问:(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2)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提示:(1)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2)制作工具和使用火;(3)会不会制作工具。
3.教师小结: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1.图片展示:分别展示《北京人头盖骨》《北京人复原头像》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归纳北京人的生活地点和时间。
提示: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经测定距今约70万—20万年。
3.图片展示:
4.观察比较:观察北京人复原头像和现代人头像,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方法点拨:从北京人的头骨、前额、眉骨、颧骨、鼻骨、嘴部等方面进行分析)
提示:学生讨论回答。
5.教师补充: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6.图片展示:北京人制作的石器
7.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片,了解归纳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情况。[来源:]
8.教师提问:为什么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提示:这是由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和环境的险恶决定的。
1.图片展示:
2.教师提问:(1)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2)他们的样貌有什么特征?提示:(1)距今约3万年。(2)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3.分析比较: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进步在哪里?
提示:北京人的模样保留了猿的特点,山顶洞人则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的石器,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用兽皮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有了美的意识。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则已会人工取火。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历史的悠久,了解到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设定的三维目标进行教学。采用激趣导入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图片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归纳问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力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技室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电风扇的使用原理。
2、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实验分析
教具:小电风扇、布条、直尺、记时器
教学过程:
一、小调查
询问同学们调查使用效果好的电风扇的标准。
1、启动要快。
2、风量要大。
3、噪音应该很小。
二、设计实验方案
1、告诉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
2、小组开始实验2人操作,1人记录,1人观察,再轮流
3、分析实验数据让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用1个和3个叶片时,布条开始飘动时所需的时间最短。
4、评价自己的实验
把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写在书上。
科技室教案篇3
一、指导思想
为了活跃校园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在校园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在师生中形成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思想,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的魅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按“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青少年科技教育力度,努力在青少年中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科学世界观,科学发展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从学校实际出发,本着坚持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并有所突破的原则,立足课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开展科学普及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成长,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热爱科学、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组织开展学校科技活动。
二、工作目标
1、继续保持过去科技制作活动中获得的荣誉,并努力有所突破。
2、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市以上各级科技活动中获得好成绩。
三、主要工作
1、自主创新,形成学校师生共同的理念。在新的一年里,中学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将科技活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2、完善制度,活动经常化。学校为了推动科技活动,要求各班成立科技兴趣小组。今年,九年级的80班科技活动做到经常化。学校科技活动中心的成立,从制度上保障活动的经常开展,能使我校开展科技活动有了较好的氛围。
3、增强意识,师生教学相长。今年,我校的科技活动继续与综合活动课程结合起来,加强新课程的改革。我校教师认真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在“以人为本”的新的质量观、人才观的思想指导下,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展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学习一般的劳动技术。科技活动还与《心理教育》校本课程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创造教育的新的尝试。总的目标都是通过了解自己周围环境里的人与事,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和公民责任感。学会在学习生活中探索与创造,获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科技活动课计划安排
第一周:浅谈科技活动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第二周:观测太阳和影子
第三周:有趣的液体分层
第四周:仙人掌净化水
第五周:社团活动指导教案
第六周:手的重量
第七周:实验太阳灶
第八周:哪根蜡烛先熄灭
第九周:机器人
第十周:草莓的无土栽培
第十一周:野生资源的调查
第十二周:校园植物调查
第十三周:显微镜的使用
第十四周:酸奶的制作
第十五周: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动物呼吸作用的关系
第十六周:针浮在水面
第十七周:身边的气象
第十八周:科学技术的成就
科技室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人士了解一些生活中的高科技产品,知道它们的特别功能。
2、通过自主设计的游戏活动,激发科学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激发对高科技产品的关注兴趣和从小爱科学的热情。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视频展示仪。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情境,引发幼儿对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想象和思考。
1、师:小兔搬新房子了,可是房子里除了桌子、椅子等一些家具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小兔子有许多的不方便,小朋友们,你们能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呢?
2、教师边讲解某个情景,边让幼儿感知日常生活中的难题。
(1)洗碗太累了,先要用洗洁精,然后再冲洗,然后再消毒,真麻烦啊!(洗碗机)
(2)家里的脏衣服真多呀,小兔子每天都要洗衣服真累啊!(洗衣机)
(3)电脑太大占地方怎么办?能一直带在身边吗?(手提电脑)
(4)上班回来好累啊,真想一到家,就能马上洗个热水澡,怎么办呢?(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
(5)夏天房子里太热、冬天太冷,怎么办呢?(空调)
(6)如果有人来访,我们不知道是亲戚朋友还是坏人,怎么办呢?(可视门铃)
(7)如果小偷来偷东西,在锁上一撬就能把门打开来,可以用什么方法防治小偷撬锁呢?(指纹锁,没有锁孔)
……
3、请小朋友想办法,帮小兔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二、阅读幼儿用书,感知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
1、教师:看图讲述各种高科技家电产品,说出他们的名称和用途。
2、引导幼儿观察统计图表,认一认各种家用高科技产品,找一找你们家有哪些产品,对照图表在下方打“√”或打“×”,还可以在空格中添画。
3、教师小结:高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和快捷,每种产品都有自己特殊的功能,我们小朋友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发明许多的高科技产品,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好吗?
科技室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 学生知道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古人类
2、 学生了解北京人的发现,知道并掌握北京人的特征、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3、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重难点:
重点:北京人的特征(外形特征、使用工具、社会组织、火的使用)
难点:本课内容距今久远,需将科学考古发现与图文想象才能较好的理解本课
知识解读:
知识点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
3、演化历程:
古猿—直立行走、制作工具—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现代人)
4、早期人类代表:元谋人
元谋人牙齿化石
5、元谋人概况:
①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②距今年代:约170万年
③生产活动:会制造工具(打制石器)和使用天然火
④地位及意义: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知识点二:北京人的发现
1、北京人或北京直立人
2、概况:
①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②距今年代:约70万—20万年
③考察依据:牙齿化石、头盖骨化石、直立人化石、动物化石及石器
④意义:人类化石和石器的发现,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知识点三:北京人的特征
1、体貌特征:
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平均身高157厘米,保留着猿的体质特征。
2、使用工具及用途:
(1)工具: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zhen)等。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用途:采集、狩猎
3、生活方式:群居
4、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住在山洞里。当自然界出现野火时,他们拾回火种,小心保存起来,不让它熄灭。北京人用火烧烤猎取的动物,吃上了熟食。减少了疾病,从而使身体素质得到了质的提升。
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5、北京人遗址发现的意义:
(1)对历史: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2)对世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3)对科学: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知识小结
人类演化:
古猿—直立人(距今 300 万年左右)—早期智人(距今约 20 万 年)—晚期智人(距今约 5 万年)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一、元谋人:
1、遗址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 170 万年。
3、发现时间:1965 年。
4、生产生活: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5、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遗址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
3、发现时间:最先于1921年发现。1929 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4、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5、生产生活:
(1)使用打制石器;
(2)狩猎和采集;
(3)群居生活,共同劳动;
(4)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6、北京人遗址发现的意义: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
直立人遣址。
(2)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
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三、山顶洞人:
1、遗址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山顶部的洞穴里。
2、生活年代:距今约 3 万年。
3、体质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4、生产生活:
(1)使用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2)懂得人工取火;
(3)靠采集、狩猎为生,会捕鱼、缝制衣服;
(4)能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
(5)有爱美意识和审美观念,会埋葬逝者;
(6)集体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