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范文网 >申请书

态度调查报告6篇

调查报告是对调查任务进行分析并撰写的书面文稿,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而调整工作方向,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一团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态度调查报告6篇,感谢您的参阅。

态度调查报告6篇

态度调查报告篇1

调查报告一、当代大学生学习态度散漫的表现

“大学里完全是自由的,自由的你甚至会担心这样没人管到底行不行。没进大学之前,曾经不理解为什么在高中学习非常好的人,到了大学里学业却荒废了。后来上了大学才明白,人真的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没有计划的时候,很容易就把时间和机会错过了,好多毕业的人回过头来都会感叹,仿佛大学几年就在浑浑噩噩中过去了,根本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身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对这句话深有感触,“一流入学,三流毕业。”部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1、“迟到”、“逃课”现象严重

根据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课题组xx年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有28%的学生认为旷课可以理解,另有8%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达到36%的学生对旷课这种现象并不痛恨”。

在大学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铃响10分钟后,老师已经在台上讲课,但仍有同学陆陆续续从教室后门进来,甚至有的同学还在赶往教室的路上。教师手中的考勤表上总是会缺几个名字。大学里甚至还流行这种怪思想:“以逃课为荣”、“大学四年不逃课是一种遗憾”、“别人都逃了,我没逃就亏了”。

2、考前一周突击,六十分万岁

“平时不用学考前一周背背就行”,“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平时上课玩手机、打游戏、看小说、睡觉。考前划重点成为了大学里考试的潜规则。也难怪,老师总不希望出现一考试全班不及格的现象,再说,老师还需要学生的考评。

3、娱乐超越学习成为主业

大学是为我们走进社会前做准备的,所以在这里学习专业知识是我们最主要的目的,但是更多的学生却把学习当成成了副业、甚至放弃学习。从中学打压式的学习环境突然转到自由自主的学习生活环境中,面对充足的课余时间部分大学生缺乏一个合理的计划安排。所以导致许多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看到别人玩就盲目的跟风,在漫无目的或者目标不清晰的生活中渐渐的养成了懒惰和贪图享受的不良习惯,从而将重心偏移到了以娱乐为主的生活当中,如沉溺于网络、酒吧、k歌、迪厅、谈恋爱。

4、毕业等于失业

部分大学生对学习抱着越来越无所谓的态度,高校的扩招已让他们失去了作为大学生的骄傲。社会上大学生的低就业率也使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一项调查问卷显示“对将来就业有顾虑或不知所措的学生比例达到74%”。“混学历,混学位”成为不少大学生的心理。

调查报告二、当代大学学习散漫的原因分析

高校学风淡化,部分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大学自由自主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大学都是采取“放羊式”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中学时代一直都是在老师、家长的安排、监督下学习,到了大学学习真正的成为自己的事情,需要靠自己的自觉性。对此,大学新生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

2、缺乏对大学生涯的完整规划

在大学期间对自己和学校环境缺乏全面的了解,没有对自己的大学生涯做一个完整的规划,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而学习,没有人生目标缺乏学习动力。

3、心理处于成熟与尚未成熟的过渡阶段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心理上处于成熟却尚未成熟的阶段,意志力比较薄弱,从众心理比较强。作为学生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面对自己“堕落”的学习生活,我们都有反思过,也对自己感到痛恨,也曾信誓旦旦的下过决心改正。但对散漫惯了的我们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是对耐力与意志力的考验。看到别人在玩,我们又往往按耐不住将自己的决心丢掷一边。反思中的决心在与个人意志力作斗争的时候显得苍白无力。

4、信仰缺失或信仰非理性化导致责任感淡化

信仰是心灵的产物,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是意识中自动建立起来的一套人生价值体系,是人的精神支柱。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的冲击及大学生自身的主客观原因,使部分大学生出现信仰缺失或信仰的非理想化导致责任感意识淡化,以自我为中心,过多的追求物质享乐,不善于动脑,怕吃苦,精神世界匮乏。这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是十分不利的。

5、学校课程缺乏时代性与实用性

学校所设课程虽多,但大多空洞、乏味,实用性不强,缺乏创新性与时代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在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学校教材的更新赶不上学科、专业的发展要求,尤其是部分基础性学科的教材版本太过陈旧,这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6、部分教师授课方式单一、对学生要求不严

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41.5%的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听课效率的原因是“教师的授课水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一部分教师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仍以灌输式为主。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加之考前划重点让部分学生对平时的学习得过且过。

调查报告三、针对大学生学习懈怠的几点建议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才得到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不应浪费在虚度年华上。学习专业知识是我们的主要任务,针对一部分大学生本末倒置,学习懈怠提出几点建议。

1、高校辅导员要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模式。

作为辅导员,要多与学生交流,和学生成为朋友,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公平的对待每位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学会适应高校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做好大学生的“引导员”。 2、给自己做一份人生规划,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有了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就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就有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促使我们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上,尽快的融入到大学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中。在实施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也会有种种的诱惑,这是对自己耐力与意志力的挑战。

3、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寻找合适的压力宣泄方式

大学生承载着社会、家长的高期望值,自我表现和成才的欲望也非常强烈,同时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正是这欲与不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巨大心理压力。对此,大学生不应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应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参加课余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学会自我疏导。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丰富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渡过这一“心理断乳”期。

4、充分利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强化大学生信仰教育,增强责任感

信仰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面对大学新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如果做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行为品德的养成、素质的拓展和潜能的培养,也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校风和学风建设。

5、积极探索高校课程改革,增加学生的选课内容

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做到与时俱进,迎合市场需求,设立实用性课程,增加学生选择的余地,利用兴趣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结合学科专业的调整,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

6、提倡互动式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课堂的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作为高校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思路,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学内容与模式要勇于创新。要善于启发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掌握系统的教学方法还要与学生多交流。

对高校的课程考核,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考前一周将笔记复印或按照老师划得重点狂背就没有问题。目前大学通用的“课程最终成绩由占20%—30%的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组成”的考核方式,让不少学生只应付考试,对平时的课堂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建议将考核方式从注重最终考试转移到注重平时的成绩考察上来。将学生的课程成绩与平时成绩紧密挂钩,督促学生的日常学习。

大学是学习专业知识,锻炼个人能力的最佳时期,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和生活,让大学四年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态度调查报告篇2

一 调查目的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引起广泛关注,但有人提出了,百年清华自49年以后就没有大师了…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之下,越来越多人可以读到大学了。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大学生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采。

同时无数大学生在这纷繁的象牙塔里感到十分迷茫,根本不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以至每天都浑浑噩噩地沉浸在网络,游戏之中。等到毕业找不到工作才醒悟后悔莫及。

对学生生活学习状况的关注就是对高等教育的关注。所以有必要去调查大学生学习态度和平时对空余时间的管理,对于大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改进学习方法和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等都会有一些帮助。

二 调查内容

学生生活学习状态

三 调查安排

我们先是确定调查的主题,题目,然后由其中两个人负责挑选题目,设计调查问卷。之后我们一起统计数据,统计方面可能有些不完善,大四的同学调查人数过少,还有一些系的人数也不多。最后我们共同地分析了数据以及讨论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四 调查方法——————————我们设计了《大学生生活学习状态调查问卷》同系的学生完成。调查对象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各年级,各系的学生人,大二70人,大三

一.调查结果分析

学习目的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学学到很多东西。但进入大学以后,发现很多东西都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有认为大学生活与想象中的有反差。其原因可能是社会上老师都对大学生活都描述得十分美好,大学生活想象的过于美好和理想化了失望迷茫等一些消极情绪。

调查显示,64%的同学读大学的目的只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在就读的专业有兴趣。这表明有很多同学在平时学的并不是为了兴趣, 然后讨论了调查问卷的制作,放在网上通过人,大四4人调查报告 对大学有着非常美好的憧憬,,而且由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过大而只是为了毕业以后能找到一份体面或qq群发给不同年级,不102人。大一希望可以通过大70%才发现把,导致了对大学生活的同时只有15%的人对现12并且由每一个人各自设计一些问卷调查16 的同学但上到大学以后,赚到很多钱的工作。其原因可能是学生在高中填志愿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对这个专业一点也不了解,或者遵从父母意见,选一些热门专业,像金融,电子等。或者被调剂到其他专业,根本对专业没兴趣。所学的专业是并非自己所愿,冷门专业就业率低,使很多大学生越学越迷茫,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学习态度 调查显示,有大多数同学能对大学生活作出规划。这充分体现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还是很好的十分有朝气的,十分积极进取。学习但只有10%的同学能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很多同学都只有计划,没有真正的实行。这表明同学们缺乏执行力,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生都有不同的事要忙,到宿舍了,本来想复习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也跟着他们一起玩了。

调查显示,只有成绩的看法,超过一半的同学没什么所谓,只要及格就行。只有其原因有很多。上的,老师在授课方法呆板,不能了解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在学生方面,大学里有很多课程其实他们是不太感兴趣的,而且还有些学生可能因为要做兼职来减轻家庭负担,

有55%的学生存在“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心理。这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表现。平时不努力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抄别人的,有些学生还采取作弊的方式去应付考试,造成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歪风。

现在的大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大不如前,校园里也没有什么学习风气。有必要探讨其原因。

1 对自己的专业没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大部分学生对现在所学的专业专业没有兴趣,甚至有将近10%的同学对自己专业没兴趣。很多专业课程都是比较难学的,需要有兴趣,有毅力坚持才有可能学好。这就可能打击了很多本来有兴趣的同学,使他们陷入有兴趣到没兴趣,到没兴趣学但必须学,到学不好,最终导致厌学的恶性循环,缺乏学习动力。2大学生对学习认识出现偏差。主动学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3大学生过于急功近利。格的公共课不屑一顾,认为没必要去学。同时老师授课方法呆板,也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4有很多大学生有条件的,已经为他们毕业后铺好路,例如继承生意等等,他们就觉得没有必要去学和以后工作不相干的内容。

时间管理

大学相对于高中而言多学生并没有好好地去利用好。有的同学忙一些社团工作,或兼职。只有欢的东西。

俗语说:总因为一些琐碎或突如其来的事而忘了本来应该要做的事情。但看到宿舍的同学都在上网打游戏,14%的学生没逃过课,70%的同学只逃过几次自己不喜欢的课。在学校管理上,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扩招,但为了学分,很多学生不得不上。时间和课程发生冲突,到期末考试突击很多学生抱着高中那套被动接受心理,

很多学生只对他们认为有用的课程才认真对待, ,最主要的特点是学生自主安排的时间多了很多。但调查显示,很52%同学在课后选择在宿舍上网,玩游戏,睡觉。还有23%的人会呆在图书馆或其他地方,学自己真正喜,每天学例如回就忍不住对大学30%的人重视考试分数。

就选择了逃课。选择了去赚钱了。

2个星期就去考试。甚至

没有主动去配合老师,对一些培养完整人 “计划赶不上变化”大学里有很多课程都是百来人极端一点的,在宿舍上网,玩游戏,偶尔玩一下有助于劳逸结合。但如果沉迷进去,每天除了上课就是玩电脑,真的是虚度光阴,学不到任何东西。

参加社团活动和做兼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例如怎么合作,怎么与人交往。这些都是在书本上学不到但在以后出了社会以后会很有用的经历。但不能参加过多活动,耽误学习。

学生在大学去图书馆的次数都比较少。可能原因:1。太忙了,真的抽不出时间去。2。不了解图书馆的资源怎么利用,到图书馆也不知道干什么。3。由于没有什么知识积累,图书馆里面的很多关于自己专业的书看不懂。

调查显示,学生每天的课外学习时间1小时一下的有30%,1—2小时左右的有51%,2小时以上的只有17%。

由此可见,学生的自学时间不足,是影响他们学业的重要原因。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得过且过。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要掌握一个领域的知识,每天最起码要花时以上在学习上。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的生活不够充实。真正满意自己的大学生活的学生只有13%,有70%的都一般满意自己自己的大学生活

其原因有有59%在于自己没有目标,或者有目标而没有动力。造成其原因的可能是有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干什么,以至于没有目标。很多人在过了四六级,计算机二级以后就觉得完成了任务了,再也不严格要求自己。说到底,他们是对自己的将来还没作出一个详细规划,导致每天浑浑噩噩地过。

二.对策与建议

1。要明确学习目标, 制定学习计划

大学期间,我们必须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动力和归宿,制定学习计划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目标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目标是前提,计划是策略,制定一个好的策略,并好好执行,可以提高我们对时间的利用率,缩短我们与成功之间的距离。计划应该注意,学习内容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爱好、考虑自己的不足和缺陷,量力而行,目标高低要合适。如果目标过高,力所不及造成心里受到挫折,丧失自信心;目标过低的太容易不能使自己很好的发展;要由易到难,主次分明;确立自己的长计划和短计划,做到长短结合,在总的长计划下制定短期内的学习计划,并做到具体、细致、明确。消除盲目心理,克服不良价值观的影响,确立学习与生活的目标,勇敢地面对现实,为学习和生活、理想去拼搏和努力。要树立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和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学习和工作目标,而不仅仅考虑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

学习过程中则要具体安排好时间,充分利用好大块的时间。对于零碎的时间见则可以安排一些花时间较少的工作。执行学习计划时则应该根据变化的情况做学习时间的调整。一味的按照指定的计划。在执行学习计划是要有坚定的毅力,坚持执行计划,克服遇到的困难。

2。拥有自信心,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学习者个体拥有的关于他自身存在的而且与他的性格特点相一致的主观评价和意识的全部。自我概念的最主要含义是自我形象。自我形象指每个人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及其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的主观评价和意识。自我概念与师生关系3个小, 实现不能,同学

制定学习

间关系以及他自己的性格特点都有密切关系。如果一个学习者从老师、同伴那儿得到良好反馈,他会更加自信,他会有更加强烈的动机去取得更大的成绩。专家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受到学生自我评估的影响。学习者的自我概念会对他的课堂表现产生很大影响。学生个体应努力消除对自己的自我形象持消极否定态度的错误观点,全面地了解自己,乐观地寻找机会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3。端正学习态度,注重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兴趣不仅具有促进人的学习作用,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还会使人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利于促进人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可以说就有了很好的动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入手:

1转换学习方式,在学习上化被动为主动。

2可以通过找课本中有用的、切合实际的、易与现实联到一起的东西去读,使自己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才会想去学习。

(2)组织一些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体验成功的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这是提高兴趣的重要途径。

4。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

在人的成长道路上,失败与挫折就像预先为人设下的激流险滩,只有通过它,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当遇到挫折或失败时,要挺住,不气馁,敢于承认和正视挫折的存在,要有与挫折抗争的精神,学会在失败中奋起,在挫折中成长。

态度调查报告篇3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生活的基本看法及其在学习活动中的言行表现。

一个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对他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是至关重要的。本调查研究以宿迁学院为对象,共发放问卷770份,回收有效答卷670份,回收率位87.0%。问卷调查共设24个问题,其中单选题21个,多选题3个。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问及复习情况时,20.63%的学生选择平常勤于复习,69.12%的学生选择考前一周复习,7.22%的学生选择考前一两天复习,2.74%的学生选择基本不复习,有一人表示偶尔复习,另有一人考前几小时复习。当问及“你个人的学习主动性如何”时,13.62%的学生选择主动性很强,66.76%的学生选择主动性一般,另外选择主动性不强和不想学习的分别为12.74%和6.88%。

2.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不强

认为对专业非常感兴趣的为9.26%,很感兴趣的为25.15%,一般的为56.47%,不感兴趣的为8.97%。学生当初对专业的选择可能有家庭、社会、高考成绩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3.对学校的专业课程以及教学内容基本满意

调查中有5.73%的学生选择满意,完全符合自己期望,61.24%的学生选择基本满意,与自己期望有一定出入,27.30%的学生选择不太满意,与自己的期望有较大出入,5.73%的学生选择完全不满意,需要大规模地改进。学校必然有某些因素导致一些问题,要使每个学生都满意学校的安排是不实际的。

4.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被问及大部分大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或授课水平与你的要求是怎样的时,学生中有19.17%选教师的水平高,方法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69.09%选教师的教学水平一般,方法普通,有11.59%选教师基本水平不高,授课也没有方法。这个问题可能问法不当,容易使学生觉得上课没有欢声笑语就是教学放法不好,另外也与学生对课程是否感兴趣有关。

5.对考试作弊现象认识多样

21.96%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很普遍,48.02%的学生认为只有部分人作弊,30.01%的而学生认为没有这种现象。当问及作弊原因(此题为多项选择)时,14.67%的学生认为为了得奖学金,41.80%的学生认为为了考试过关,16.03%的学生认为帮助其他人作弊,13.69%的学生认为为了求得心里平衡,另有4.7%的学生自己写上了不作弊,空者没答的为52人。作弊现象在学校里古已有之,要杜绝这种现象,需要学校和社会必要的手段,治理这种现象决不能手软。

6.同学们对考试成绩能正确对待

学生中有48.22%认为考试重要,36.35%认为不重要,15.43%认为无所谓。问及对考试成绩的期望时,40.71%的学生认为一定要达到优秀,48.13%认为中游水平就可以,9.36%认为几个就行,1.63%认为无所谓。考试成绩五次以上不及格、3-5次不及格、3次以下不及格、没有这种现象的比例分别为0.87%、1.15%、16.01%、81.96%。

7.课余时间能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

课余时间上自习或去图书馆的学生比例为46.81%,上网、娱乐有32.37%,参加各类社会活动9.57%,无所事事有11.09%。频繁、经常、有时、从不到图书馆借书或查找资料的比例分别为9.13%、29.79%、56.29%、4.79%。图书馆书目参考价值对于图书馆的人流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8.影响学习风气的原因多样

当问及你认为学习风气好或坏的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什么时,选择学校管理上的问题为9.69%、教师的教风为18.99%、社会大环境为10.76%、学生自身为31.34%、校园文化氛围为29.22%。学校因素只会影响到本校学生,但是整个社会大环境影响的就广泛了,后果不堪设想。

9.学习中最大的问题是所学内容过于枯燥,学习兴趣不浓

学习中遇到的最大问题9.9%的学生选择不喜欢所学专业,负担太重,19.51%选择学习方法不科学,效率不高,37.41%选择所学内容过于枯燥,学习兴趣不浓,33.04%选择只掌握书本知识,缺乏实践能力。大学生学习态度出现不同状态根源于此,解决途径也出自此处。

10.同学普遍具有学习上进心

1.“你是否认为不努力学习是不行的”,选择“是”、“时常”、“偶尔”的`分别有56.82%、27.00%、16.17%。2.“成绩不好的科目你是否会更努力学习”,选择“会”、“有时”、“不”的分别有35.53%、53.67%、10.79%。3.“假如你和同学玩耍的时间过长而挤掉了学习的时间,你会怎样”,选择“非常懊悔”、“会给自己找理由”、“无所谓”分别为47.99%、34。18%、17.53%。学习上进心是学生是否努力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原因分析

1.个性因素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面对成绩的落差,有得学生不以为然,有的学生丧失信心,有得学生则会奋起直追,图书馆就成了他们常去之地,对于这时的学习,耶基斯--道德森定律就发挥了其作用。同时笔者认为对于自己负责的学生就会常去图书馆,而得过且过的学生,平时就把时间花费在了上网、娱乐上了。

面对考试作弊,有的学生就会随波逐流,而有的就会坚持自己的原则,考试需要凭真才实学。

2.学校因素

学校有时课程安排不合理,也会使得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更严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由于学生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所学专业教学体系缺乏足够了解,对所学课程与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缺乏长远认识,实用主义和功利心比较强,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目光,对自认为没有用的专业及课程缺乏学习兴趣。[1]所以学校在专业建设和学生沟通方面的工作有待于加强。

对于考试作弊问题,学校的态度很重要,学校严查并且对查处学生做出相对严厉的惩罚,就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有作弊倾向的学生会不敢铤而走险,要想成绩满意,而只能自己努力看书了。所以学校学习的氛围对于学生的影响不可忽略,学校对条律制定、日常纪律的管理工作要进一步严格。

3.教师因素

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学科内容、组织形式以及课堂情境等,都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直接的影响,“好老师”一进教室,学生会精神饱满,以崇敬的眼光迎接他(她)的到来,“坏老师”一进教室,学生们可能全然不知,因为根本不关心老师是否进了教室这个问题,或者都趴在桌上小睡呢,所以教师的上课水平也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4.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很深的影响。虽不能说一个作弊的学生肯定没有良好的家教,但是至少一个不作弊且鄙视这种行为的学生是有着良好的家教的。学生对于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和所学专业是否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有很大的联系。可能当初在选择专业时,是父母替他做了主,自己只能接受,造成了现在尴尬的境地。

5.社会因素

学生是不可能和社会隔绝的,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必然会为学生所知,不良的社会风气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另外选择专业时,可能当时限于分数原因,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现在的专业;也有可能一时盲目,选择了所谓的热门专业,但是自己丝毫没兴趣。由此可见社会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无处不在。

三.对策与建议

1.转变学习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社会上对大学生“手高眼低”评价的影响,使得学生学习的热情度更低,既然社会不认可那就没必要学习。这种观念是可怕的,学生务必要弄清楚学习是自己的事,是一件长远的事,当然知识本身不会发生作用,关键是看你会不会把知识联系实际,运用到实际中去,所以想要摆脱手高眼低的称呼,现在就更需要学习。

2.培养兴趣,选择合适专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若对某一门功课发生兴趣,定会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千方百计地钻研它,弄懂它。所以学生要培养良好的兴趣,并且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以免将来学习没有动力和激情。

3.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的的手段。学习方法正确了,学习起来就顺心顺手。个人有自己的特点,别人的学习方法对你不一定有用,所以学生要大一时就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四年学习做好准备。

4.合理设置课程,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大学的责任,所以大学课程的设置要联系实际,在理论教育的同时也要多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将“真正的知识”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加强校风校纪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此可见校风校纪建设的重要。应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严明学习纪律和考核标准及考试制度,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促使其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学习由他律逐渐转化为自律。[2]

6.发挥教师对调整学生学习态度的作用。

某种程度上教师的态度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要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同时要有教学感染力,能让学生“心服口服”,自然学生就会对本门课程兴趣加倍,精力加倍。

7.发挥家长对调整学生学习态度的作用。

填写志愿时,不少家长对考生的志愿“指手画脚”,甚至完全由他们决定,把考生当成了一个旁观者,那么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也不是不可能。家长要尊重考生的选择,毕竟要学习的是他(她)自己,要教导他(她)慎重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8.发挥社会对调整学生学习态度的作用。

现如今社会已不可能和大学这一象牙塔真正的隔离开,社会的声音无时无刻不在大学里传播。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影响着在校生的情绪和选择。所以我们的社会舆论要正确评价大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不能只看到其消极面而忽略了其积极面。

态度调查报告篇4

一调查目的

语文学习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长期的语文学习体验中,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相互作用形成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段时间里不被轻易改变。。因此,研究小学生语文的学习态度,对于语文教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态度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态度是一种习得的内部状态,常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影响着一个人对某事、某物或某人作出的选择。

就是对学生持久稳定的内在心理倾向。学习态度既是总体的又是具体到学科的总体的学习态度反映了学生对学习或积极或消极的倾向,学习态度。容易观察判断的但对于具体学科的学习态度是复杂的小学生正处在打基础的学习阶段,每门课程都不能有所偏颇,而小学生往往是由自己的爱好来选择是否学习某门课。可能对某门课很感兴趣,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但对某一门课程可能索然无味,只是应付差事的学习。即使是具体的一个学科,比如语文,学生也可能喜欢阅读而讨厌写作。所以说,具体到学课的学习态度是极其复杂的。

二调查方法及对象

根据本次课题的性质和研究目的,我采用的调查方法主要为问卷调查,个案收集。对象为本校三、四、五年级的全体学生。重点跟踪四年级学生。

三调查结果和原因分析

此次调查的问题涉及到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家庭、个人、学校三个方面。从大的方面来看,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主要原因有两大类:其一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因素,包括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方面。其二,外部的环境因素,包括学校老师。

调查原因分析:

(一)就所在调查学校的小学生对语文学习态度的状况不尽人意,本次调查中看出,有50%的学生是不喜欢学习语文的,有60%的学生在语文课上有厌烦感。暂不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样结果,总之看来,语文学习是不受学生青睐的。另外通过比照发现,这次的调查结果和他们语文期中考试分数的分布情况基本吻合,由此说明学习态度决定学生的学**平。

(二)小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影响着语文学习的行为。从数据来看,学生对语文的喜爱程度和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是相关联的。喜爱语文的学生在课上,课后都表现出自主认真学习语文的倾向。这个调查结果和语文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一样的。由此说明,学习情感是影响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最为重要的因素。我想这种结果与我们的语文教师平时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教育大多局限于口头强调语文学科的重要性等方面是有关的,这种教育忽视了学生情感培养和行为促进只能事倍功半。

(三)小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和行为不够积极的最主要症结有以下几点:课堂不够生动,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学好语文的自信心;英语课程的增加占去学习语文的时间。总而言之,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上存在较大问题。这就验证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

四建议

(一)语文教师本身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态度是最有效的武器,努力整体调整,可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改变。

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控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我想没有哪个老师会说自己所教的学科是不重要的,也没有哪个老师会说自己不喜欢自己的学科的。但这些对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学科的热爱似乎仅仅局限在嘴上说说,并没有化作实际行动来实现。很多语文老师要求学生“多读,多思,多写”,但是自己往往做不到,仅仅把教师当做谋生的手段,不会用心的进行学习研究。这样的老师,任凭你给学生再怎么强调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学生也不会好好学。因为教师不学习不钻研就演绎不出语文学科的魅力,那学生就更不可能对语文产生兴趣了。因此,上行下效,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态度,那他不仅对所教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产生负面的影响,而且会消极影响其学习结果,最终误人子弟。

(二)以语文教材和教学本身的固有魅力为兴趣点,让学生主动学习,努力使学习语文的过程变得愉快轻松。

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常常表现为爱憎、褒贬、喜恶等等。情感和学习态度密切相关,一定的态度必定产生一定的情感,一定的情感也会反作用于态度。学生一旦喜欢,热爱、尊敬语文学科,那整个语文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都会是好的,积极的。那怎么样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喜爱呢?我想,语文教材和教学本身就具有足够的魅力让学生产生兴趣。一堂充满激情、引人入胜的语文课会让人难以忘怀,受益匪浅。著名心理学家说过一句话“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学生在课堂生兴奋了,动情了,感染了就会对语文产生喜爱之情,便会主动走进语文的殿堂,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让学习语文的过程

变成一个愉快的情感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在情感升华中水到渠成的形成稳定的积极地学习态度。

(三)语文的学习一个都不能落下。重点关注学困生,多多鼓励,增强信心。

调查结果和经验表明,学生是否主动学习某学科与他既有的水平有关。对语文学习最积极主动的学生往往是在语文学习上取的成功的学生。因此,语文的学习需要老师不断的鼓励,给学生增加足够的自信心。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让学生产生心理负担和过重的压力。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百米赛跑,而是马拉松式的长跑,作为老师不能仅仅看学生的成绩,也应该关注过程。在过程中不断给予学生肯定和激励,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好语文这门学科的坚定信心。

态度决定一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态度,以提高语文教学成绩。

态度调查报告篇5

当代大学学习散漫的原因分析

高校学风淡化,部分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大学自由自主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大学都是采取“放羊式”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中学时代一直都是在老师、家长的安排、监督下学习,到了大学学习真正的成为自己的事情,需要靠自己的自觉性。对此,大学新生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

2、缺乏对大学生涯的完整规划

在大学期间对自己和学校环境缺乏全面的了解,没有对自己的大学生涯做一个完整的规划,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而学习,没有人生目标缺乏学习动力。

3、心理处于成熟与尚未成熟的过渡阶段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心理上处于成熟却尚未成熟的阶段,意志力比较薄弱,从众心理比较强。作为学生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面对自己“堕落”的学习生活,我们都有反思过,也对自己感到痛恨,也曾信誓旦旦的下过决心改正。但对散漫惯了的我们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是对耐力与意志力的考验。看到别人在玩,我们又往往按耐不住将自己的决心丢掷一边。反思中的决心在与个人意志力作斗争的时候显得苍白无力。

4、信仰缺失或信仰非理性化导致责任感淡化

信仰是心灵的产物,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是意识中自动建立起来的`一套人生价值体系,是人的精神支柱。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的冲击及大学生自身的主客观原因,使部分大学生出现信仰缺失或信仰的非理想化导致责任感意识淡化,以自我为中心,过多的追求物质享乐,不善于动脑,怕吃苦,精神世界匮乏。这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是十分不利的。

5、学校课程缺乏时代性与实用性

学校所设课程虽多,但大多空洞、乏味,实用性不强,缺乏创新性与时代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在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学校教材的更新赶不上学科、专业的发展要求,尤其是部分基础性学科的教材版本太过陈旧,这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6、部分教师授课方式单一、对学生要求不严

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41.5%的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听课效率的原因是“教师的授课水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一部分教师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仍以灌输式为主。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加之考前划重点让部分学生对平时的学习得过且过。

态度调查报告篇6

针对大学生学习懈怠的几点建议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才得到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不应浪费在虚度年华上。学习专业知识是我们的主要任务,针对一部分大学生本末倒置,学习懈怠提出几点建议。

1、高校辅导员要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模式。

作为辅导员,要多与学生交流,和学生成为朋友,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公平的对待每位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学会适应高校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做好大学生的“引导员”。 2、给自己做一份人生规划,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有了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就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就有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促使我们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上,尽快的融入到大学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中。在实施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也会有种种的诱惑,这是对自己耐力与意志力的挑战。

3、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寻找合适的压力宣泄方式

大学生承载着社会、家长的高期望值,自我表现和成才的欲望也非常强烈,同时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正是这欲与不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巨大心理压力。对此,大学生不应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应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参加课余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学会自我疏导。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丰富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渡过这一“心理断乳”期。

4、充分利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强化大学生信仰教育,增强责任感

信仰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面对大学新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如果做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行为品德的养成、素质的.拓展和潜能的培养,也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校风和学风建设。

5、积极探索高校课程改革,增加学生的选课内容

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做到与时俱进,迎合市场需求,设立实用性课程,增加学生选择的余地,利用兴趣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结合学科专业的调整,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

6、提倡互动式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课堂的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作为高校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思路,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学内容与模式要勇于创新。要善于启发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掌握系统的教学方法还要与学生多交流。

对高校的课程考核,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考前一周将笔记复印或按照老师划得重点狂背就没有问题。目前大学通用的“课程最终成绩由占20%—30%的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组成”的考核方式,让不少学生只应付考试,对平时的课堂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建议将考核方式从注重最终考试转移到注重平时的成绩考察上来。将学生的课程成绩与平时成绩紧密挂钩,督促学生的日常学习。

大学是学习专业知识,锻炼个人能力的最佳时期,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和生活,让大学四年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社会实践报告调查报告优质6篇

社会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模板6篇

调查水污染的调查报告推荐6篇

调查问卷及调查报告优秀6篇

新年调查报告6篇

幸福度调查报告6篇

社会类调查报告6篇

大学专业调查报告6篇

社会文明调查报告6篇

调查报告高中范文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417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