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能够传递作者的情感和观点,使观众更能够与作品产生共鸣,观后感是我们与电影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对电影艺术和创作的欣赏和评价,以下是一团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微电影观后感1000字6篇,供大家参考。
微电影观后感1000字篇1
努力,就会有希望。为了拯救地球,人类展开一次热血而孤勇的尝试。——题记
在《流浪地球》的影片中,因太阳的枯竭,地球将遭遇灭顶之灾。此时,人类数量锐减至35亿。幸存的人们团结一致,金钱的概念和国家边界模糊了,一个长达2500年的行星移民计划被提出,进而开始执行并逐步推进。中国,在这个计划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全球领袖角色。太阳枯竭,地球将要撞上木星,遭受灭顶之灾。男主刘启和妹妹以及爷爷在阴差阳错中,加入了中国救援队cn171-11,开启了一段热血沸腾而震撼人心的冒险。
还清楚地记得刘启爷爷的临终之语,记得爸爸的“非法唤醒”、爸爸隔着茫茫太空与儿子对话等情景。这些镜头无不令观众为之动容。在这些感天动地的细节背后,就有着亘古不变的先辈们的自我牺牲精神。妹妹韩朵朵全球广播时,各国还未归家的救援队员纷纷跑去支援,路上一辆辆急转掉头的救援车,无不传递着人性的善良和温暖。哥哥刘启,在冲击波快要来临时,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救从高处坠下的妹妹,也让我们感受到这浓烈热的亲情。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那句让我们津津乐道的交委的提醒: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第一次听,很多人都哑然失笑。后来再听到,很多人却心头一紧,然后心塞难过。再次听这段台词的时候,早已是物是人非,车上的驾驶座少了爷爷的身影,车上也永远听不到王磊队长严厉而又为我们担心的警告了。
在影片的最后,cn171-11救援队的众人和来自世界各地救援队的人们,与时间赛跑,共同努力,点燃了木星,拯救了地球!
看了这部影片,一个词一直叩击着我的心灵,它就是希望。那么,我们又是否曾想过,希望是什么?我们是否每一次都握住了那一线希望?电影看到结尾,我也不由得的想起自己,有时候总觉得事情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倒不如放弃,却从来没有想过去创新,没有去尝试在绝望中探寻出新的希望,而是被困难和苦难和击垮,选择臣服于它们。莎士比亚曾说过:“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是呀,漫长的黑夜,会让人感到害怕,会让人感到孤独和绝望,可不管这黑夜有多么漫长,只要我们坚持了,努力了,给自己争取到一点希望,白昼也终将会来临。
人应该生活在希望之中,就算曾经的希望泯灭了,还会有新的希望的之火燃烧起来。如果一个人只管活一天算一天,什么希望也没有,他的生命实际上也就停止了。《流浪地球》影片中的人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拯救地球任务失败时,一开始大家都还活在支离破碎的梦中,不愿意去面对这个事实,不愿意去相信大家就要面临死亡的结果,可是后来大家认清事实真相后,齐心协力寻找办法,终于找到了一线生机,找到一丝希望,最拯救了自己,拯救了地球。这就是希望给人们的伟大力量。所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更应该怀揣着希望,朝更好的地方前行。
希望是什么?在我们这个年代希望是指引我们奔向远方的路标,是即便在天涯海角也指向家的方向,是处在困厄之中仍然拥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希望是无比宝贵和无比强大的力量!
努力!就会有希望!
有希望!我们就应该更加努力!
微电影观后感1000字篇2
春节期间,看完了电影《新结婚时代》。这是一部反映亲情间如何相处的电视剧,两代人所呈现的城乡恋、姐弟恋和忘年恋三种不同的个性婚恋,在整部电视剧里演绎得跌宕起伏,人物矛盾层出不穷。剧中顾小西和何建国是两个原本相恋的爱人,因各自家庭背景的差异而分分合合;顾小航、简佳这两个个性鲜明的年轻人,从相互认识、相互理解到排除万难走到一起,演绎了一段姐弟情缘;而顾小西父亲的黄昏恋,也是此剧极其曲折意外而又精彩的一幕。这部电视剧真实地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婚姻现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当前社会生活的家庭矛盾和思想冲撞,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共鸣。
在三种婚恋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冲突时城乡恋。女主人公顾小西是个性格开朗、心直口快的出版社编辑,她出生于高知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医学专家,她爱上并嫁给了出生于贫困山区的清华计算机硕士何建国。自结婚后,何家不断有人到她家吃住,找顾小西在医院的母亲看病,俨然一副顾小西的家就是何家家族的家的劲头,于是,矛盾在顾小西第二次怀孕并习惯性流产后发生……原本相亲相爱的小两口,却常常因各自家庭不同的生活、价值、处事等观念发生争执,恩爱夫妻不得不选择分手,顾小西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家,这是多么的荒诞!()表面上看这都是偶然发生的事情,但在实际生活中,无法沟通的城乡差别和由此引发的一次次争吵,足令双方疲惫不堪……过去人们讲究门当户对,其实不无道理。这一点,在顾小西和何建国的婚姻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俩的矛盾,主要来自家庭的外力,这种外力在慢慢地侵蚀和改变着两人的关系。
记得一本书里这样说过:恋爱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我本想嫁给你一个人,没想到却嫁给了你们一家人。城乡结合型的家庭在中国社会具有普遍性。许多农民出身的大学生聪明能干又能吃苦,在城市里出类拔萃,往往赢得城市人的尊敬和城市女孩的青睐,却很难让爱人接纳他的父母和农村的家庭。正因为每个农村娃的成功,几乎都贯穿着一段父母和家庭的血汗供养史,因而他们回报家庭的意愿,要比一般城市孩子强烈得多,每当这种意愿得不到满足时,与爱人间的矛盾就会产生并不断升级。应该看到,顾小西们不能接受的其实不是她的公婆,而是双方间无法融合的观念、心态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她们不是不能容忍自己的爱人尽孝,只是往往难以理解尽孝与共同生活在一起有什么必然联系?城市相对淡然的家庭氛围,限制了她们对农村血浓于水的亲情做出更透彻地理解。她们不明白,再深刻的爱情,也很难改变环境对一个人从小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几乎每个城乡结合的家庭都会发生摩擦和矛盾,而这种矛盾已不单纯是感情的矛盾,而是观念的矛盾,从更深的层面上说,它包含了城乡矛盾和阶层之间的矛盾。
?新结婚时代》演到最后,顾小西与何建国重归于好,与何家也达成谅解,令人欣慰。这与电视剧结尾所揭示的一件珍藏在何建国内心十几年的秘密是分不开的。看似公平的抓阄决定他和哥哥谁去上大学,确因他的自私心的驱使而有意舞弊成功上学,自此也在内心埋下了内疚的种子,而且这科种子随着他和哥哥的境遇的差距而茁壮生长,使得他对哥哥的要求言出必从,哪怕是无原则的要求。本来就善良的顾小西也因听从父亲的劝诫主动找了何建国,使得何建国埋藏内心的苦楚终于倒出,他们真正的理解了、慢慢明白了一个道理:和一个人结婚,是和这个人的家族结婚,是和他的亲戚朋友结婚,是和他的整个社会关系结婚;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是两个人所有社会关系的融合。只要调整好心态,一切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家。这是城乡恋婚姻想实现幸福的必须观念。
微电影观后感1000字篇3
此次张艺谋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长城相结合,创造了一个中国风格浓郁的故事。在预告片中就有颇多类似的亮点,神秘的长城关城、《山海经》里的上古神兽、精锐的无影禁军、瑰丽的皇宫、如画的五彩山、神奇的中国火药和中国功夫,还有炫酷的中国冷兵器作战方式等。
据悉,影片已参加纽约国际动漫展,并于今日凌晨在纽约举行见面会,导演张艺谋携主演马特·达蒙、景甜、佩德罗·帕斯卡、王俊凯等主创出席了活动亮相。发布会上还发布了四位主演的人物海报,片中马特·达蒙和佩德罗·帕斯卡饰演两位从西方奔赴长城的雇佣兵,景甜饰演无影禁军中鹤军将领,王俊凯饰演皇帝。
电影中的无影禁军分属五个不同的兵种,各军各司其职,协同作战。虎军是工程和机关部队,操控着长城上各种威力强大的精巧机关,和弓箭部队鹰军一起,负责远程打击;熊军和鹿军则是两支主力近战部队,熊军厚重鹿军灵活,他们将和饕餮贴身肉搏;还有套着飞索的鹤军,她们手持长枪从高空跃下,利用重力各种角度全方位进攻,这些在预告中都可以看到。
影片中的饕餮,每60年一次降临人间,它们并非无意识的野兽,而是有组织有计划地“掠食人类”。在预告中,饕餮首度以群像现身,速度极快,有组织的疯狂地攻击人类、摧毁建筑物,战力极其恐怖。
张艺谋曾明确表示:“这(长城)是中国电影走出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一步。”通过娱乐电影,去普及一些基本的观念,他觉得这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方向,“至少让全世界爱看娱乐电影的年轻人,看到这个电影让他们知道火药是中国发明的,”张艺谋调侃称。
?长城》汇集了马特·达蒙、景甜、佩德罗·帕斯卡、威廉·达福、刘德华、张涵予、鹿晗、彭于晏、林更新、郑恺、黄轩、陈学冬、王俊凯等中外阵容。将于12月16日在全国公映。
微电影观后感1000字篇4
今天,我看了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那就是《地雷战》。这部电影讲述的是1942年抗日时期最艰苦的年月,抗日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本强盗斗争的故事。
那一年赵家庄的民兵赵队长刚学会了使用地雷的本领,当时的黄村还是鬼子一个重要的据点,鬼子还在黄村的周围设了很多据点。弄得赵家庄人心惶惶,都逃进山里了。
“我们”准备用地雷和敌人作战,并准备抢敌人的枪。赵家庄联合其他村子用地雷和鬼子作斗争,并趁敌人被地雷炸的时候趁其不备抢了敌人的枪。这时,“我们”的地雷不够用了,上级发了一些铁雷,“我们”还造了石雷…,又给地雷的打法取了很多名字,如子母雷、连环雷、碎石雷…赵队长还把碎石雷叫做天女散花。
日军调集工兵用了金属探测器,“我们”绞尽脑汁又发明了一种专门对付金属探测器的雷,这种雷十分敏感,只要日军一碰马上爆炸。有一次日军来了,“我们”用了新发明的雷:头发丝雷。“我们”果然再一次炸了日军。后来,日军来偷雷,想搞清雷的结构。“我们”特意给了他们一个延迟爆炸的雷。为了避免踏雷,敌人又想出了一条更毒辣的手段,这就是让老百姓在前面开路。有一次,敌人要出来抢粮,就从驻地附近抓了一些老百姓,强迫他们牵着牲口在前面踏雷开路,敌人跟在后面。为了不伤害群众,“我们”发明了“长藤雷”,前面的群众走后,埋伏的民兵迅速引爆地雷,就这样,敌人被炸,老百姓却安然无恙。“我们”又让其他村的老百姓掐断敌人供给,并教他们埋地雷。
就这样,敌人陆地运粮被地雷炸。海上运粮被民兵发现,民兵又用水雷炸。空中运粮矮了怕被攻击,高了又不能运,运来的大部分都投到民兵那里去了。从此以后,日军天天被炸,死伤无数。最后,民兵们终于获得了胜利。
这时,电影结束了,可我还未缓过神来,依旧沉醉在民兵用地雷炸鬼子的场面上。《地雷战》虽然是一部老电影,但是他们使我收获了很多知识,我也特别佩服他们,因为他们保护了中国的领土,免受其他国家的欺凌,才能有我们现在美好的日子。
微电影观后感1000字篇5
心理课上,看了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后,心又一次受到震撼和洗礼……
里面的主人公黑人克瑞斯满怀憧憬地倾其所有去投资扫描仪贩卖,每天提着扫描仪去推销,但却没人愿买,还得忍受他人的尴尬甚至冷嘲。家里没了生活来源,房租已拖欠了近三个月,妻子对此愈发不满了……工作失意的他回家还得赔她妻子以笑脸,但妻子还是离开了他。克瑞斯带着他五岁大的儿子依然艰难地度日,期间历经给房东扫地出门、沦落地铁、食不裹腹,但自信的坚强的克瑞斯并没有因此被困境打垮,终于扫描仪全被卖出去了,父子俩的生活有了点好转。但突如其来的”交税”让他再次一无所有,无奈也好不容易,克瑞斯找到了一个无薪实习半年工作的机会,但生计呢?他不得不面对每天赶去抢占贫民救济住宿的名额的现实,因为他还有五岁大的儿子要照顾。实习中固然充满无奈和艰辛,但自信热情勤奋的他最终成了那仅被录用的一个。幸福在经过无数次曲折,终于来到了克瑞斯的门前,敲响并拥抱了他,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明日的生活将会充满着期待和阳光!
是啊,生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幸福虽说是无处不在的,比如每天能吃上三餐饱饭、能有一个完整温馨的家,但有些幸福却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争取的,比如梦想。仍旧记得克瑞斯对他儿子说的那句话“如果有梦想,就要去好好保护它”,克瑞斯是这样说的,并且他也做到了,不管途中他经历了多难的处境,他都没有放弃。他给人看起来总是那么的精神、自信、坚强、勤奋,很欣慰,他的付出最终获得了幸福的回报。他是一个真汉子!
现实中的我们呢?总是追求急功近利,期待自己的人生顺风顺水、成功触手可及,但另一方面,失意接连、挫折不断、自尊心太强,承受力又很差,就有了沉溺于虚幻网络不能自拔,有了马加爵悲剧,有了北大学生跳楼……我们一方面在期待幸福敲门,另一方面又在亲手拒绝幸福甚至毁灭着幸福,比如自卑、自暴自弃甚至轻生。殊不知幸福敲门之路有时也会如人生那样,长的需幸福走过十几载方能到达我们门前。上帝是公平的,会给我们每个人拥有追求幸福的同等机会和挑战。
不要再抱怨自己或出身不好,或条件不够,如果继续这样,我们将会看见更多的悲剧,也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悲剧。放眼明天,脚踏实地,学习克瑞斯,不论自己面对着怎么糟糕的情形,热情的微笑的去面对每一天,每一天中遇到的的人和事;坚强勤奋地做好每一事,自信的精神的过好每一天,永远记着克瑞斯的那句话“如果有梦想,就好好保护它”,做一个克瑞斯那样的真汉子。相信困境总是暂时的,生活定会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幸福也定会有敲我们门的那一刻!
心理课上,看了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后,心又一次受到震撼和洗礼……
里面的主人公黑人克瑞斯满怀憧憬地倾其所有去投资扫描仪贩卖,每天提着扫描仪去推销,但却没人愿买,还得忍受他人的尴尬甚至冷嘲。家里没了生活来源,房租已拖欠了近三个月,妻子对此愈发不满了……工作失意的他回家还得赔她妻子以笑脸,但妻子还是离开了他。克瑞斯带着他五岁大的儿子依然艰难地度日,期间历经给房东扫地出门、沦落地铁、食不裹腹,但自信的坚强的克瑞斯并没有因此被困境打垮,终于扫描仪全被卖出去了,父子俩的生活有了点好转。但突如其来的”交税”让他再次一无所有,无奈也好不容易,克瑞斯找到了一个无薪实习半年工作的机会,但生计呢?他不得不面对每天赶去抢占贫民救济住宿的名额的现实,因为他还有五岁大的儿子要照顾。实习中固然充满无奈和艰辛,但自信热情勤奋的他最终成了那仅被录用的一个。幸福在经过无数次曲折,终于来到了克瑞斯的门前,敲响并拥抱了他,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明日的生活将会充满着期待和阳光!
是啊,生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幸福虽说是无处不在的,比如每天能吃上三餐饱饭、能有一个完整温馨的家,但有些幸福却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争取的,比如梦想。仍旧记得克瑞斯对他儿子说的那句话“如果有梦想,就要去好好保护它”,克瑞斯是这样说的,并且他也做到了,不管途中他经历了多难的处境,他都没有放弃。他给人看起来总是那么的精神、自信、坚强、勤奋,很欣慰,他的付出最终获得了幸福的回报。他是一个真汉子!
现实中的我们呢?总是追求急功近利,期待自己的人生顺风顺水、成功触手可及,但另一方面,失意接连、挫折不断、自尊心太强,承受力又很差,就有了沉溺于虚幻网络不能自拔,有了马加爵悲剧,有了北大学生跳楼……我们一方面在期待幸福敲门,另一方面又在亲手拒绝幸福甚至毁灭着幸福,比如自卑、自暴自弃甚至轻生。殊不知幸福敲门之路有时也会如人生那样,长的需幸福走过十几载方能到达我们门前。上帝是公平的,会给我们每个人拥有追求幸福的同等机会和挑战。
不要再抱怨自己或出身不好,或条件不够,如果继续这样,我们将会看见更多的悲剧,也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悲剧。放眼明天,脚踏实地,学习克瑞斯,不论自己面对着怎么糟糕的情形,热情的微笑的去面对每一天,每一天中遇到的的人和事;坚强勤奋地做好每一事,自信的精神的过好每一天,永远记着克瑞斯的那句话“如果有梦想,就好好保护它”,做一个克瑞斯那样的真汉子。相信困境总是暂时的,生活定会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幸福也定会有敲我们门的那一刻!
微电影观后感1000字篇6
从电影《流浪地球》爆火后更多的人知道了大刘——刘慈欣。一般来说,电影追求的声光的刺激效果,和小说细致的描述很不同,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专门买了《流浪地球》看看。结果是个不太长的中篇,和电影的设定也很不相同,可能第二编剧让剧本更像电影。
读完小说甚至无法记住其中的人物,似乎是人民推动的历史,而不是某个史诗里的英雄。大刘是个典型的北方男人,想法天马行空,不求严谨细密,从宏观上勾勒出故事的场景,没有一丝儿女情长。他的故事像极中国历史,由男人书写,即使走进小说的里的女性也是承担了男人的角色。在地球停转前,人们穿过地平线,当黑夜和白天被分开,黑夜里发着蓝光的核聚变发动机都很宏大、壮观。在任何时代都会对家庭造成巨大冲击的三角恋却轻描淡写的几笔带过,而且还是发生在家长和老师之间,出轨的男人就像出差几天,回来还是平淡如水的过日子。大刘并没有专门去描写此时人们的道德和心理,只是通过事情体会到道德已与过去显著不同。大刘对人类社会历史推动的方面有着深刻的见解,通过几个小孩的争论体现了“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人类在重大问题面前,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地对更深层上“往左也对,往右也对”的命题争论不休。这样的故事会让一部分女性读者不喜欢。
最令人惊奇的是当加速时代的那代人老去地球快飞出太阳系边沿,却发现太阳根本就没有爆炸,一般的天文爱好者都可以去另一个半球用天文望远镜看看挂在天空如乒乓球大小的亮星。人们群情激奋,在艰难的流浪中积累的不满情绪爆发出来,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将联合的政府的官员和流浪地球行动的支持者们推上断头台(不,应该是速冻台)。刑罚,不需要闸刀和子弹,只需拿出保温服的电池,让他们在零下180的低温下快速冻成冰棍。当惩罚结束,大快人心之时——太阳爆炸了,很快水星金星火星被吞噬在变大的太阳里。这些被推上速冻台的人们,变成真身雕像被人们当成英雄纪念碑。人们总是在既得利益面前变得短视和冲动。这是大刘惯用的手法,《三体》中逃跑的地球战舰的相互攻击也是用了类似手法,发起次声波攻击的章北海舰队,被对方舰队用真空晚了一把“空城计”然后掉进埋伏圈,资源被掠夺人被当成干粮。一种不道德被另一种暂时看上去“正义”的不道德打败。在生死面前人类总是短视和残忍。
地球流浪漫长的2500年才能到达目的地最近的比邻星座,需要72代人前仆后继的努力完成。大刘没有往后写,出了太阳系在茫茫宇宙中流浪的地球和星球上的人类更加艰辛,太多未知的危险和无能为力,超出了人类在目前自身科学建构内的想象力。
从科学上讲,这里面有很多物理模型是完全不可能,比如如果这样加速地壳会像蛋壳一样被挤破。故事好在是科幻,不是科学。一个故事无论科幻还是魔幻,是作者对更深层次的人性的思考,好在更像未来真实的样子。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