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范文网 >策划书

太阳和影子的教案6篇

以讨论为主导的教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表达能力,以文化为纽带的教案,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与人文素养,一团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太阳和影子的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太阳和影子的教案6篇

太阳和影子的教案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说明人类和太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课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这两大部分,在内容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课文在介绍太阳有关知识时,运用数字说明、举例说明、比较说明、比喻说明等方法,把有关知识说得很具体、很通俗、很明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对象分析:

本次上课的学生不是本班的学生,而是四(3)班的学生。太阳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学生差不多每天都能看到它,陌生的是对于太阳的日出东方,从西边落下这种现象、太阳是怎样的、它离我们有多远等在脑袋里有一连串的问题。而对于有关太阳的一些比较简单的谜语、文章都接触得比较多。但对于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就不太了解。

设计思路:

将“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借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我认为《太阳》这篇课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对某一事物进行说明的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学生学习完太阳的特点时,我设计了一个写《月亮》的小练笔,将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自然地迁移到“写”中去,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得到写的训练和提高。

教学目标:

1、会读13个生字,正确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3、初步了解课文的结构,大概意思,了解太阳“远”、“大”“热”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太阳的几个特点,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谜语引入(齐读谜面)

2、指名猜(师板书:太阳)齐读课题

3、(幻灯出示图片)师: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在晴天我们都能与太阳见面,从古到今人们对太阳都有不同的描述,你还知道哪些?(指名学生说)学生说不出时师简介。

4、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挺多。那现在面对着太阳你有什么想知道的?(指名学生质疑题目)

5、师小结:同学们真会提问,那刚才的问题有些答案已经在这篇文章里,有些还得让同学们课后从课外书中寻找答案,有些问题可能到现在还没有答案,正等着你去解开其中的奥秘呢?

过渡:那现在就让我们读读这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打上小问号。

2、检查字音

座位读——指名读——全班读——开火车读——指名读(去掉拼音的生词)——全班读

3、指名说出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示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理解,当真正理解后再擦去问号)

过渡:看来同学们都能把课文读通了,下面请同学们用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再读课文。(师幻灯出示方法)边读边画出或写出课文的每一段写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4、座位讨论写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5、指名汇报

太阳和影子的教案篇2

1.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二)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

2.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标杆.粉笔

学生准备:卡纸.铅笔等记录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猜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影子)

2. 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关吗?

3. 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4. 室外活动:在有阳光的地方放上标杆,画上它的影子,进入教室。

二、.自主学习

1. 这是谁的影子?

(1) 小组讨论:你认为这是谁的影子?

(2) 汇报。

(3) 在活动记录卡上画出树和电杆的影子。

2. 认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1) 小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 汇报。

(3) 小结: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

3.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1) 室外活动:再次画出标杆的影子。

(2) 观察:你发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3) 小组交流。汇报。

(4) 小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发生变化。

三、巩固应用

1. 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 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3. 课后继续研究影子,你还能发现什么?

太阳和影子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2、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3、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科学知识:

1、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关系。

2、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

3、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敢于大胆想象。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1 、太 阳 和 影 子能够连续观察记录物体的.影子变化。

科学知识:

1、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2、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

2、 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影子的形成及变化规律。

认识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间带领班级几个学生给影子的位置、长短做记号

分组——记录纸,粉笔,橡皮泥。铅笔,温度计,白纸,尺子,指南针,手电筒,细铁丝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节科学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到操场看太阳,观察阳光下的影子。

(板书:太阳和影子)

二、学习新课

1、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 1 )提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阳光下哪里有影子?是什么的影子?并可以选择一些影子用粉笔把它画在地面上

( 2 )分组活动;

( 3 )教师巡视并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影子? 影子和实物有什么不同?

( 4 )游戏:踩影子

①介绍规则:两人一组,一个人踩另外一个人的影子,一分钟后交换,尽量不让别人踩到自己的影子。

②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游戏活动。

( 5 )回教室讨论心得并汇报;

( 6 )师生共同小结:影子的产生有 2 个条件,一要有光源,二要有不透明的物体。

( 7 )讨论:从早上太阳升起到傍晚太阳落山,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

2、了解影子变化规律

( 1 )出去观察刚才做记号的影子

( 2 )观察老师事先做记号的影子

( 3 )汇报发现:一天中影子的长短、位置是变化的。

3 、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

( 1 )谈话:一天中影子是怎样变化了?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不能马上在课堂上观察到。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实验。

( 2 )看书,了解实验方法

( 3 )学生讲述实验过程,教师补充;

( 4 )分组实验;

( 5 )汇报: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 6 )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会有关系吗?

第二课时

三、巩固总结:

1 、提问: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疑问? 课堂上没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 、课后研究活动:实际观测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 1 )教师讲解器材、方法,及记录纸的使用

( 2 )小组商量实验时间及分工

太阳和影子的教案篇4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太阳和影子》一课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与时间”单元的第2课,本课是在《认识太阳》的基础上,对太阳和影子作进一步了解,通过观察,发现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感受太阳位置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同时为后面学习利用太阳影子来计时做铺垫。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是孩子每天都要经历的自然现象。而这些现象却往往使学生视而不见。他们对宇宙间的天体运动和变化,只能感知现象而缺少相关科学解释。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探索身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记录观察数据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能用控制变量法做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三)科学知识: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运动的关系;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三、教学中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影子变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运用实验探究出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多媒体一套、两个五角星(透明和不透明)、三个太阳的图片、未完成的画影子图片,太阳资料卡等。

2.实验准备:手电筒、彩笔、硬纸板等。 (二)学生准备:记录表,直尺,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

太阳和影子的教案篇5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连续观察记录物体的影子变化。科学知识:

1、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2、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进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影子的形成及变化规律。教学难点

认识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师——课间带领班级几个学生给影子的位置、长短做记号分组——记录纸,粉笔,橡皮泥。铅笔,温度计,白纸,尺子,指南针,手电筒,细铁丝

1、太阳和影子

光源影子的产生不透明的物体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是相对的

影子

太阳

温度

一、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节科学课,

二、学习新课

老师要带同学们到操场看太阳,观察阳光下的影子。(板书:太阳和影子)

1、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提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阳光下哪里有影子?是什么的影子?并可以选择一些影子用粉笔把它画在地面上

(2)教师巡视并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影子?

影子和实物有什么不同?

(3)游戏:踩影子

①介绍规则:两人一组,一个人踩另外一个人的.影子,一分钟后交换,尽量不让别人踩到自己的影子。

②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游戏活动。

(4)师生共同小结:影子的产生有2个条件,以一要有光源,二要有不透明的物体。

(5)讨论:从早上太阳升起到傍晚太阳落山,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

2、了解影子变化规律

(1)出去观察刚才做记号的影子

(2)观察老师事先做记号的影子

(3)汇报发现:一天中影子的长短、位置是变化的。

3、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

交流。

分组活动。

回教室讨论心得并汇报讨论、学生汇报。

三、巩固

(1)谈话:一天中影子是怎样变化了?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不能马上在课堂上观察到。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实验。

(2)学生讲述实验过程,教师补充。(3)汇报: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4):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会有关系吗?

1、提问: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疑问?

课堂上没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课后研究活动:实际观测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1)教师讲解器材、方法,及记录纸的使用。

(2)小组商量实验时间及分工。

看书,了解实验方法。

分组实验。

学生预测。

学生交流。

学生讨论。

总结

太阳和影子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读准差不多、寸草不生、摄氏度、比较等词语

3、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4、了解课文中说明事物的方法。

5、感情读文,背诵最后一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了解课文在说明太阳特点时所用的方法。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猜谜语: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板书:太阳)

2、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太阳,(屏幕显示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

3、面对太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问。

4、教师将问题分类概括。

二、初读感悟,了解太阳的特点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开火车读

摄氏度 差不多 生存 繁殖 比较 估计

杀菌 治疗 蔬菜 寸草不生

3、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刚才提出的哪些问题?指名说。(远、大、热)

教师作概括,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课文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

三、细读课文联结,了解说明太阳特点的方法

1、播放太阳升起的动画。(教师旁白:同学们,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高,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

2、请同学回答后,生自由读13自然段,大体说一说课文是怎样写太阳的三个特点的。

①交流远的特点:

a、学生看屏幕填空:

太阳离我们有( )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大约要走( )年,就是坐飞机也要( )年。

b、问:括号里填的都是什么?(数字)(板书:列数字)

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什么方法,找找看。

c、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②交流大、热的特点:

a、我们天天生活在地球上,你感觉地球大吗?

b、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列数字)

c、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

d、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列数字)

e、小结:作者运用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的很具体,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以后我们在说明事物时也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它与我们的关系是不是也很远呢?

四、抓关健词语感悟,了解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1、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

出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交流: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太阳带来的。)

3、默读47自然段,思考: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4、学生交流、汇报。

①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包括:太阳与动植物、同人类生活的关系,太阳同气象的关系以及太阳同防治疾病的.关系。

②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的:有了太阳,如没有太阳。

③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从吃的、穿的、烧的三个方面举例进行说明的。

④第五、六自然段讲太阳与气象的关系,有了太阳,才会有云、雨、雪、风的形成。

⑤太阳还可以杀菌,我们可以利用它预防和治疗疾病。

5、大屏幕显示世界美丽可爱的画面。(由此可以看出: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6、有感情朗读第八自然段,熟读成诵。

五、课外拓展生成

1、教师提要求:选取身边熟悉的事物,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把事物的特点介绍清楚。

2、待学生构思完毕,指名说,教师加以点评。

板书设计:

太 阳

远、大、热

关系密切

太阳 地球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音乐种太阳教案8篇

种太阳教案参考8篇

种太阳教案8篇

种太阳教案反思5篇

种太阳教案优质8篇

种太阳教案推荐7篇

种太阳优秀教案7篇

种太阳教案精选8篇

大班音乐种太阳教案7篇

摇太阳教案通用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755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